P+F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的物理特性来检测各种物理量的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信号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信号源。然后,这个被调制的光信号再经过光纤送入光电器件,经解调器后获得被测参数。
1、连接与供电
将传感器与电源(工作电压范围通常为10-30V DC)及控制器连接,确保电缆固定可靠,避免高压或动力线干扰。若需远程传输数据,可通过2米固定缆线连接计算机或控制器。
2、安装与对准
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安装方式:
漫反射型:传感器与目标物体表面保持垂直,距离根据反射系数调整(如黑色物体≤55mm,柯达白反射面可达160mm)。
对射型:发射器与接收器对齐安装,利用辅助工具(如黄色LED闪烁频率指示信号强度)调整至最佳接收状态。垂直安装时建议将发射器置于下方,防止积灰。
3、参数设置
灵敏度调节:使用专用螺丝刀旋转灵敏度调节器,根据目标物体反光强度(金属>白色>黑色)调整阈值。
输出模式切换:通过亮通/暗通开关选择输出逻辑(L-ON/D-ON),例如检测液体时选择“液体模式(F9)”并设定NO/NC(常开/常闭)输出。
定时功能:按下MODE按钮进入定时设定状态,通过“+”/“-”开关选择定时时间(无定时/10ms/100ms/1000ms),适用于脉冲扩展或延时控制。
4、测试与校准
无目标物测试:上电后若无目标物,绿色LED亮起表示传感器处于待机状态。
目标物检测:将目标物置于光纤头前,观察黄色LED是否亮起(亮通模式)或熄灭(暗通模式),确认输出信号稳定。
教导模式:在“个别教导模式”或“一起教导模式”下,按下MODE按钮启动教导功能,传感器自动存储当前光量阈值,用于后续对比检测。
5、运行与监控
传感器通过2路推挽互补输出(短路保护、反极性保护)传输信号,可在控制器端实时监测距离、液位或物体存在状态。
若出现错误(如负荷短路、教导异常),红色LED闪烁,需关闭电源后检查负载或重新教导。